|
|
|
|
<< < 2011 - 1 > >>
日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
|
|
|
|
|
|
|
|
如果不经历那件事,我不会知道“时间”不单是抚平伤口的安慰剂,也是是非曲直的检验师。 三年多前,我在一家民营电台任职,台内有位同仁剽窃友台的节目,从访问到主述,全部完整播出,且该节目还获“新闻局”每集6000元的委制经费。我写了一封检举信到“新闻局”。没想到“新闻局”竟然把信寄回公司。接着电台老板带着那位被检举人,亲往“新闻局”解释。 可想而知,老板脸上无光之余,要炒鱿鱼。幸得爱护我的长官保荐,方得苟延残喘下去。 被打成“黑五类”的日子不好过。与“被害者”有私谊的同业一见到我就满脸不屑——“告密者”,我的脸上写了这三个字。而同事们也在我的身后议论纷纷。 只因为一封我自认为动机单纯的信,使我的人格、私德全部打了个大叉。 我真的错了吗?难道不必付出、坐等收获者,可以永远捡便宜?现实社会难道没有公平正义?在那最无助的时刻,支持我的是知我甚深的几个姐妹。大家在数落了我这傻大姐的糊涂作为后,仍以无比的同情及爱心做我的后盾,让我在晦暗的工作阴霾下,仍得以看见丝丝亮丽的阳光。 而我,既然检举别人的作弊,自己更要行事端正才行。于是我加倍努力跑新闻,上山下海,勇往直前,不敢有丝毫怠惰。 …… |
|
|
|
|
|
|
|
|
50多年来,我最珍视的一件东西是我高中毕业的同学录,其中甚多惟有年轻人才写得出的离情。每次展读,心中都有海浪拍岸的澎湃。某同学写给一位绰号“火车头”的同学的赠言是:“好你这个火车头,载着一车好东西开走了!”多么简单而丰富!一句话就是一首生命之歌。 慷慨的造物者给每个人一车好东西,内容可能稍有不同,基本上是差不多的。 当时我也有一车好东西:青春、健康、智慧、亲人、朋友、很好的胃口、过得去的容貌。装得满满的人生列车,就这么自自然然地往前开。那时候若勉强说有什么人生观,大概是快乐的人生观。 及至稍长,或遇高山,或遇急流,险阻重重,才知道这列火车不是一路顺利的,必须开足马力,添够燃料才能开过去,这个时期的人生观是奋斗的人生观。 然后有朝一日,发现列车的重量减轻了,这才恍然于造物者并非那么慷慨,他其实是诡诈的,在我的列车开出的同时,便伺机把他给我的好东西一样一样地取走:青春不再、健康日衰、亲人逝去、朋友远离,我的列车几乎空了。唯一他拿不走而仍留存的东西就是爱,以及由爱产生的一切;因为爱乃是自己所创造、所散发、所装载。爱之为物,有光、有色,绵延滋长。若自己不放弃,它可以源源不断,人生的列车永无空虚之虞。但此爱非单指男女之爱的情爱。我们女性的短处,常常是过分重视情爱,视为人生的惟一真实,它果然真实,却非惟一。 …… |
|
|
|
|
|
|
|
|
生活是一部精深的书,而爱情则是其中最精彩而又最艰涩的一页,别人的注疏不了自我的理解。 “不即不离,若即若离”是艺术的最高境界,也是爱情的最高境界。 人在寂寞的时候接近异性,便会很容易地发生爱情。尽管眼前人还不是意中人,但也因心中事而升华为意中人,因此不能一概目之为寻求解脱或寻找刺激。 当经过你身旁的姑娘都望你一眼的时候,请不要自鸣得意,那不是对你的高谈阔论的倾倒或赞许,而是有礼貌地表示她们的轻蔑和厌恶。 用爱情的标尺去测度,机智是最佳性格;用事业的砝码去衡量,稳重是最优品质。我们应该两栖,既能漫游于爱情之海,又能高攀于事业之峰。 爱情的河流都是没有航标的,生活的道路都是没有界碑的。 引起感官的骚动是性欲,引起心灵的振荡是爱情。 谅解是一种美德,它催化友谊,也净化爱情。 爱情的自私是崇高的,自私的爱情是卑鄙的。 只带来生理快感的夫妇生活,是爱情的坟墓。 爱情都是心照不宣的,我们应该追求含蓄、深沉的风格。因为形式的直露、浅率,易显出内容的贫弱、苍白。 爱情意味着权利,婚姻意味着义务。 …… |
|
|
|
|
|
|
|
|
《家庭与生活报》
流沙河 舶来新西服,老式旧布鞋,踱入会场,惹众人窃笑者,吾友Y先生也。 我问:“你这是啥意思?”他答:“现代是表面,传统是基础。” 状甚严肃,不像在说笑话。 潮流还须紧跟才好,吾家也安装防盗门。落成后,请Y先生来开开眼界。 我问:“你撬得开吗?”他答:“大盗不盗,没有必要撬你的门。我在街上把物价翻一番,便偷了你存款的一半。” 逛商场,挤热闹。一楼食品,二楼服装,三楼体育用品,四楼儿童玩具。Y先生说:“吃好穿好,运动生娃,布局合理。” 某群写诗明白如话,所以大骂朦胧诗看不懂。 Y先生说:“看不懂的诗绝不是坏诗。既然看不懂,你就不能批。既然不能批,你就不能说它坏。反过来说,毒草都是看得懂的。” Y先生不读诗不写诗。我去开导他,朗诵卞之琳的《断章》给他听:“你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他摆手说:“你在家中打麻将,打麻将的人在楼上等你。上手喂肥了你的清一色,你喂肥了别人的满贯。” Y先生随首长去英国,归来说:“英国人讲英语,鹦鹉也讲英语。 …… |
|
|
|
|
|
|
|
|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出版后,奥斯特洛夫斯基收到了一位女读者的来信。她叫哈尔琴科,共青团员。她完全被这本书迷住了,同时,又非常为主人公保尔难过。她忽发奇想:要是我给作者写封信,会有什么结果呢?于是,她真地写了,寄到了青年近卫军出版社。 我刚刚看完奥斯特洛夫斯基的作品《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印象还很深刻。我决定写点意见,希望您转给该书的作者。 作品非常好,我很喜欢它。它激起人们的热情,使他们向往生活,创造性地工作。作品很精湛地描绘了共青团员们如何积极参加国内战争,如何同残余的白匪帮、同托洛茨基派进行斗争。 作品引人入胜。 最好组织共青团员们阅读这部作品,因为它描绘了以柯察金、朱赫来、乌斯季诺维奇等人为代表的充满热情的工作人员。与他们相对立的是以拉兹瓦利欣为代表的空谈家,在伟大的列宁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决不容许有这些人存在。 我认为,尽管作品也表明了身体上的悲剧并没有妨碍保尔积极参加火热的生活,但奥斯特洛夫斯基最后使保尔完全变成残废是不好的,这不对。 作者使主人公失掉一切——双臂、双腿、视觉、未免太残酷了。 如果作者想表明病人以更大的热情进行工作,最多也只能使他身体变得虚弱,不应该让他全身都成了残废。 致共产主义的敬礼! л·哈尔琴科四周后,哈尔琴科收到了回信。 …… |
|
|
|
|
|
|
|
|
“上”人先生是鼎鼎有名的语言艺术家。他说话不但熟练,词儿现成,而且一平八稳,面面俱到。据说他的语言有两个特点,其一是概括性——可就是听起来不怎么具体,有时候还难免有些空洞嗦;其二是民主性——他讲话素来不大问对象和场合。对于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他自认有一套独到的办法。他主张首先要掌握的是马克思列宁主义语言。至于马克思列宁主义语言究竟与生活里的语言有什么区别,以及他讲的是不是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语言,这个问题他倒还没考虑过。总之,他满口离不开“原则上”“基本上”。这些本来很有内容的字眼儿,到他嘴里就成了口头禅,无论碰到什么,他都“上”它一下。于是,好事之徒就赠了他一个绰号,称他这时已是傍晚,“上”人先生还不见回家,他的妻子一边照顾小女儿,一边烧着晚饭。忽听门外一阵脚步声,说时迟,那时快,“上”人推门走了进来。做妻子的看了好不欢喜,赶忙迎上前去。 故事叙到这里,下面转入对话。 妻:今儿个你怎么这样晚才回来?上:主观上我是希望早些回来的,但是由于客观上难以逆料、无法控制的原因,以致我实际上回来的时间跟正常的时间发生了距离。 妻(撇了撇嘴):你干脆说吧,是会散晚啦,还是没挤上汽车?上:从质量上说,咱们这10路公共汽车的服务水平不能算低,可惜在数量上,它还远远跟不上今天现实的需要。 妻(不耐烦):大丫头还没回来,小妞子直嚷饿得慌。 …… |
|
|
|
|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次:1/1页 10篇日志/页 转到:
|